上海之声_打造最专业的企业资讯门户
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

平安普惠倪荣庆:科技助力+模式创新 普惠金融惠及“1050”人群

来源:时间:2019-11-14 10:58:34 阅读:

近日,2019北京金融科技论坛于第十届财新峰会期间举行。论坛以“创新•监管•安全”为主题,北京市副市长殷勇,三边委员会欧洲地区主席、欧洲中央银行前行长让·克洛德·特里谢发表致辞。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,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霍学文、北京市海淀区区长助理靳晖,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,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教授谢平,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,平安普惠首席产品官倪荣庆等政、学、产界领袖人物出席,聚焦传统金融智能化转型,共话新时期金融科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。

第十届财新峰会2019北京金融科技论坛“金融科技创新与金融治理”专题讨论

在专题讨论“金融科技创新与金融治理”中,平安普惠首席产品官倪荣庆从平安普惠的普惠信贷实践出发,畅谈普惠金融科技和模式创新。

平安普惠首席产品官倪荣庆

倪荣庆指出,小微金融是普惠金融的重要部分。小微客群包括小微企业主、个体工商户和自雇经营者等,属于典型的长尾客群。由于小微客群具有数量巨大但分布分散、需求短小频急、资质三高三无(高成本、高风险、高价格、无报表、无信评、无抵押物)的特点,面临从0到1的信贷可获得性难题。

技术突围被首先提出。多年来,商业银行借助科技创新弥补了传统模式技术短板,提升了业务运营效率,填补了互联网人群的信贷缺口。

倪荣庆认为,科技让普惠金融变成可能,由于生物识别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的发展,让普惠金融有了新的解决方式,大大提高了小微信贷的可获得性、风险识别能力、运营服务能力。

但倪荣庆认为,只靠科技无法化解线下小微群体的融资难题,科技存在边界。根据国外经验,银行、非银充分合作,增加非银行金融体系的供给,形成多层次、差异化、竞争性的供给格局是未来发展方向。

据倪荣庆介绍,在解决普惠信贷问题上,平安普惠以“科技助力+模式创新”的思路,主要服务“1050”人群(年收入在1000万以下,雇员在50人以下的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)的中小金额信贷需求。

倪荣庆认为普惠金融应有两个内涵,除了提高小微人群金融服务获得感,更要通过服务来建设、提高小微人群的金融能力,全面改善融资难。平安普惠的新增客户中60%在过去3年内没有从银行贷款,但通过平安普惠的借款服务,两年后45%的客户自行获得了银行贷款。

平安普惠通过信贷科技辅助人工,驱动金融服务效率提升;聚合模式替代单打独斗模式,协同各类主体资源优势互补,需要科技跟业务模式共同创新,互融互补。

在2015年,平安普惠就在小额信贷业务产品设计中,创新地应用人脸识别等先进技术,实现对小额信贷客户的身份识别及客户初步画像。目前,平安普惠又在自身优势领域的小额信贷业务中,创新的运用了新的金融科技,包括高准确率的人脸识别技术、微表情、AI面审机器人、智能客服为代表的人工智能、远程面谈与欺诈电网的业务应用、多维度视角的信用认证体系,以及大数据和反欺诈风控模型等,力图将成本更低、进而价格更可被接受,效率更高、从而体验更好的小额信贷金融业务产品提供给广泛的普惠人群。

作为普惠信贷行业中模式创新的代表,平安普惠创新推出“普惠信贷聚合模式”,将环节打开,能力聚合,连接小微经营场景服务方,融担和保险等增信方,银行、信托、小贷等资金方以及在业务链条不同环节中各有所长的服务提供商,让专业机构以高效能的方式解决专业难题,充分协同形成合力,共同服务小微信贷“1050”人群,逐渐消除金融资源和小微群体之间的距离感。

据倪荣庆介绍,通过“科技助力+模式创新”,平安普惠已经服务了超过1100万小微为主的普惠金融人群,无抵押贷款占比74%,借助科技运营成本降低了58%。平安普惠的小微客群中90%为“1050”人群,这是普惠金融供给较为缺乏的市场空白。平安普惠通过“科技助力+模式创新”,聚合市场中各种优势资源,不断为传统金融和数字经济中的这部分“夹缝人群”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。


图文推荐

上海之声版权及免责声明:

1、凡本网注明 “来源:***(非上海之声)” 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2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

最新新闻
热门资讯榜